2018年7月13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雖然提高了地鐵和輕軌的建設門檻,但并沒有明顯放慢軌道交通的審批步伐,在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政策引導下,市域軌道交通的審批速度明顯加快。從整體來看,我們的軌道交通仍處于一個蓬勃發展期。
截至目前,共有50座城市的軌道交通獲得了批復或在建設,在這其中一座(蕪湖)為輕軌,三座(溫州、金華、臺州)為市域軌道交通、四座(許昌(鄭州)、鄂州(武漢)、莆田(福州)、咸陽(西安))城市為都市圈軌道交通,其他都為地鐵,一座(包頭)城市暫停建設。
除了這50座城市,還有哪些城市具備建設地鐵和輕軌的條件呢?根據《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和《中國城市建設統計年鑒2017》中關于GDP、市區人口和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指標,目前還有唐山、淄博、臨沂和中山這4座城市滿足建設地鐵的條件,海口、煙臺、珠海、邯鄲、揚州等32座城市滿足建設輕軌的條件。(注:名單附后)
在如此龐大的市場面前,央企、國企和民企紛紛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以提升自身綜合實力。為了最大享受軌道交通發展的紅利,進一步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合作贏得優勢,開展市場競爭。
今日(7月26日),國內知名的地下空間建設企業——中地君豪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中地君豪”)與廣東華亮基礎建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廣東華亮”)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以其各自在業內的突出優勢進行互補合作,將資金、設備、人才、市場、技術、管理等要素進行充分的重組,成立共同的管理團隊,實現最大公約數,加快在鐵路、城軌、綜合管廊等地下空間建設領域的布局發展。
這也是中地君豪在今年四月份大規模引入雙輪銑設備之后,對地連墻施工領域的再次出擊。同時,也是中地君豪聯合廣東華亮搶占新藍海下一個制高點的關鍵戰略布局。本次攜手,被業界稱為“一場將影響地連墻施工領域的超級聯盟”,再次印證了中地君豪對于地連墻施工一站式服務領域版圖志在必得的決心,以及廣東華亮在華南地區提速發展的信心。
中地君豪:謀定后動,戰略布局
中地君豪深耕地基基礎行業,發展期正逢整個國家城鎮化的大力推進的階段,憑借良好的口碑,在行業快速成長,成為TOP20地產開發商和中字頭國企的優質合作伙伴,并榮膺“中國基礎施工企業十強”第一名、中國房地產采購峰會行業供應商競爭力企業十強(綜合類)榜首等諸多殊榮。
居安思危,在那種高光時刻,中地君豪就已經開始謀劃未來,思考如何繼續保持穩健的發展。這種落實在2019年初開始現出端倪,全力進軍地下空間建設,投入10多億元引進國內外樁工巨頭的30多臺雙輪銑設備,在業內引發一陣驚嘆,并以十余年豐富的地基基礎建設經驗優勢,在地連墻施工領域的快速發力,成為地連墻施工領域設備最多,施工能力最強的企業。
行動迅速應接不暇,中地君豪在市場開拓、設備就緒、人才攬獲等方面全速前進,僅百日時間,就讓內蒙赤峰喀喇沁旗防滲墻工程、杭州地鐵7號線工程等大型城市建設項目順利動工建設。“這種從‘0到1’的突破,其中付出的努力,外界難以想象。”中地君豪相關負責人直言,“但只有未雨綢繆,方能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顯然,這種全局性的思考在業內得到積極的回應。
廣東華亮:“頭部企業”摁下快進鍵
作為合作的另一方,廣東華亮在地連墻施工領域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企業,對于市場的嗅覺非常靈敏,在雙輪銑設備的普及風暴還未引發前,就先后采購了國際最先進的雙輪銑槽機、地下連續墻抓斗等一批設備,憑借廣清城際軌道線、廣州地鐵十八和二十二號線、深圳地鐵十三號線、廣州市軌道交通八號線北延段土建工程、廣州市軌道交通萬頃沙站地下連續墻工程、廣州市軌道交通新市墟站地下連續墻工程、廣州市軌道交通朝陽站主體圍護結構工程、珠江三角洲水資源地下連續墻工程等一批國家重點工程,公司穩居國內地連墻施工領域前三甲的寶座。
作為地連墻領域的“頭部企業”,廣東華亮在7月中旬的一項舉動充分彰顯了其實力。繼港珠澳大橋之后又一世界級超大“隧、島、橋”集群工程,深中通道的8車道特長海底沉管隧道將開創世界先例,建設進展引人關注。而施工難度艱巨的東錨碇地下連續墻工程,則是由廣東華亮擔當重任。
“也正是通過承接珠三角大灣區多個地鐵站圍護結構工程及其它大型深基坑圍護結構工程,積累了豐富的基礎施工經驗,廣東華亮掌握了各種新型施工技術。與中地君豪的強強聯合,獲得君豪30臺雙輪銑設備、大額度的資金以及全方位的技術支持,廣東華亮將加速拓展市場,繼續激流勇進,志行高遠,做強做大。”廣東華亮負責人表示。
強強聯手,擴增協同效應
最好的時機,遇到最適合的對方,是彼此的幸運。一方布局全國,快速攻占市場,全力以赴;一方深耕華南,不斷攻克,精益求精;雙方在共同發展壯大的需求下走向“共和”,在人才、資金、設備、技術、市場等方面進行資源共享,成立共同的管理團隊,由廣東華亮董事長于文亮先生出任廣東君豪高科地下空間建設有限公司總裁,負責雙方在地下空間建設領域的發展。
可以預見,雙方各方面優勢資源的迅速嫁接將獲得市場倍增效應。
造風者不是追趕上一個風口,是創造下一個風口。本次中地君豪與廣東華亮的攜手,無疑是靠彼此站在了創造新風口的機會點上。中地君豪也在逐步兌現年初在地下空間建設領域的規劃設想,將機遇變成實力,將合作變成共贏,面向未來,行穩致遠。
附件:滿足地鐵和輕軌建設條件的城市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