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樁和樁基的分類
1、樁的分類
材料類型:1)木樁(已少用),2)混凝土樁(較少),鋼筋混凝土樁(主力),3)鋼樁(價高)
2、施工方法(鋼筋混凝土樁)
(1)預制樁
施工方法:打入、振入、壓入等。
優點:樁身質量容易保證;水上施工方便;施工工效高。
缺 點:單價較灌注樁高;錘擊、振動法下沉時噪音大;屬擠土樁,易導致地面的隆起;樁接頭是薄弱環節;不易穿透堅硬地層。
(2)灌注樁
施工方法:鉆孔、沖孔、沉管成孔、人工挖孔等。
優點:適用于各種地層;可采用大直徑,以獲得高承載力;與預制樁相比,鋼筋用量較少,更為經濟。
缺點:樁身質量不易保證;孔底沉積物不易清凈(挖孔樁除外),影響承載力;一般不宜用于水下施工。
(3)管柱基礎
施工方法:先下沉預制鋼筋混凝土管,內部鉆挖后,再填鋼筋混凝土。
特點:承載力高,適合于深水施工。
樁的設置效應
根據對周圍土的擾動程度
擠土樁:實心預制樁、下端封閉的管樁等
部分擠土樁:沖孔灌注樁、鋼樁等
非擠土樁:鉆(挖)孔灌注樁等
擾動后的土影響樁的承載力及沉降。
按(軸向)承載性狀的分類
樁的軸向受力特征
軸向荷載=側阻力+端阻力
極限荷載=極限側阻力+極限端阻力
樁側、樁端阻力的分擔比例
主要取決于樁側與樁底以下土(巖)層的性質的剛度、強度以及樁所受荷載的大小。
《鐵路橋基規范》
摩擦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由側阻和端阻承擔。軸向荷載幾乎完全由側阻承擔時,稱為純摩擦樁。
柱樁:在承載力極限狀態下,軸向荷載幾乎全由樁端阻力承擔。
(一)設計內容
1、樁的類型(施工方法)
2、樁的材料類型
3、承臺底面的標高
4、承臺底面的標高
5、樁的根數及平面布置方式
6、樁及承臺的配筋
(二)驗算內容
1、單樁軸向承載力(巖土阻力)
2、樁身材料強度
3、樁基礎的承載力
4、樁基礎的沉降
5、墩臺頂的水平位移
6、承臺強度
(三)單樁軸向容許承載力
1、軸向荷載傳遞的方式和特點
1)軸向荷載和側摩阻力
通過建立微單元平衡方程(豎向)得到側摩阻力與軸力的關系
側摩阻力的直接量測很困難,應用上式,可通過量測軸力得到摩阻力的分布形式。
2)荷載傳遞的一般規律
(1)加載過程中,側阻發揮先于端阻,并先于端阻達到極限。(2)與樁土間的相對位移有關。通常,端阻達到極限狀態所需的位移高于側阻所需位移。
(3)與樁的長徑比及樁端土(巖)與樁側土的相對剛度等有關。長徑比越大,端阻力越小。端/側相對剛度越大,端阻力越大。
3)樁側負摩阻力
負摩擦力:與軸向壓力方向相同的側摩阻力。
危 害:降低樁的承載力,增大位移。
條 件:樁周土的下沉量大于樁的下沉量。
產生負摩阻力的原因
A、大范圍降水;B、 樁側地面大范圍堆載;C、欠固結土或新填土;D、 濕陷性黃土濕陷;E、凍土融陷
減小負摩擦力的措施
改善土層性質,降低其沉降;樁-土隔離
2、單樁的破壞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