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黨中央關于奪取抗擊疫情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戰略部署,南京市發改委聚焦“穩投資、促增長、保民生”,充分發揮綜合協調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職能,聚力重大項目推進,簡化項目審批流程,優化審批服務,縮短了審批時間。通過積極主動與南京地鐵集團銜接,實現了全程政企聯動、無縫對接,推動了南京地鐵10號線二期工程項目審批工作取得階段性進展。2020年3月17日,該工程初步設計獲得了南京市發改委批復。
建設南京地鐵10號線二期是加快南京東部地區發展的需要。東部地區是推進寧鎮揚同城化的樞紐區域和南京融入長三角的門戶地帶,區位重要但能級不強,資源豐富但布局分散,既是寶地也是洼地。加快城市東部崛起,對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對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提升省會城市功能和中心城市首位度、高質量建設“強富美高”新南京,都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戰略意義。作為主城區南部東西向骨干線路,南京地鐵10號線二期工程建成后,將與10號線一期工程共同構筑一條江北新區、主城與南部新城之間的快捷通道,10號線貫穿江北新區、主城區和東部的麒麟科技園片區,聯系珠江、江心洲、奧體中心、雨花臺、紅花機場、楊莊及麒麟科技園,實現了江北與江南地區的暢通交流,還將有力支持沿線區域發展,加快實現舊城改造以及紅花機場(大校場機場)搬遷地區升級改造。
本工程嚴格按照江蘇省發展改革委批復的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建設內容,開展初步設計及概算編制工作,確保了與可行性研究報告批復主要內容的一致性。
線路起于安德門站,出站后線路主要沿雨花西路、雨花南路、明匙路、原大校場機場跑道北側綠化帶、緯七路、石楊路、石楊東路敷設,終至石楊東路站。途經秦淮區、雨花臺區、江寧區3個行政區。線路全長13.33公里,全部為地下線。全線共設共青團路站、雨花臺站、卡子門站等10座車站,均為地下站,其中換乘站6座,能夠與3號線、5號線(在建)、6號線(在建)、12號線(規劃)、13號線(規劃)、S3線(規劃)實現換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