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等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審批條件正在進一步修改,部分指標將更具體、細化。接近國家發改委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修改范圍包括人口總數指標,將從“市區常住人口”擴大到“全市人口”,并增加人口密度要求。目前這些修改細則正在征求各方意見。
2018年7月國務院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國辦發〔2018〕52號,以下簡稱“52號文”)。52號文的發布,意味著國家提高城軌項目的審批門檻。針對52號文的修改進展及城市軌道交通首輪建設規劃審批情況,記者函詢國家發改委,截至記者發稿對方沒有回應。
針對地鐵和輕軌審批,2018年的52號文將地方財政收入、GDP指標要求分別提高到原有規定的3倍和2倍以上。對于人口指標,52號文保留了原有的規定,即申報建設地鐵和輕軌的城市,市區常住人口分別要達到300萬人和150萬人以上。軌道交通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有意向建設地鐵和輕軌卻不符合條件的城市,大部分是卡在人口指標,即市區常住人口不達標。軌道交通審批條件中,以“市區常住人口”作為硬性指標,本就存在爭議,有的城市市區包含區域大,有的城市市區區域小,不應該一概而論。接近煙臺市政府的人士對記者透露,早在2009年,煙臺市就啟動了軌道交通前期規劃工作。2017年,煙臺市GDP和財政指標均已滿足要求,僅市區常住人口指標不足300萬人。彼時,煙臺市曾與山東省政府及國家發改委協商,希望啟動申報程序。但2017年8月,包頭地鐵被叫停,軌道交通審批開始從嚴。最終煙臺地鐵項目,未能如期上報。2020年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對煙臺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蓬萊市、長島縣,設立煙臺市蓬萊區,以原蓬萊市、長島縣的行政區域為蓬萊區的行政區域。蓬萊撤市劃區后,煙臺市達到300萬人口的指標要求,開始啟動地鐵項目報批程序。據最新消息顯示,目前煙臺地鐵項目由于52號文的修改,報批暫緩。
2017年8月,已經開工的包頭地鐵因建設中政府舉債及金融風險問題被叫停之后,國家發改委沒有審批過任何一個城市的軌道交通首輪建設規劃,即軌道交通獲批名單上,3年來沒有新增一個城市。
城市軌道交通對提升城市公共交通供給質量和效率、緩解交通擁堵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地方政府翹首期盼首輪規劃審批重新開閘,但也有業內人士提醒,城市軌道交通因投資巨大、公益性特征明顯,地方對城市軌道交通發展認識不足,存在規劃過度超前、建設規模過于集中等諸多問題,必須謹慎、有序推進。
2019年7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地鐵輕軌處副處長楊永平在北京國際城市軌道交通高峰論壇上表示,部分城市的城軌項目資本金出資嚴重不足,甚至有相當多的項目資本金來自于債務資金。城軌線路建成后運量不足也是一個較為普遍的問題。據其統計,在107條已開通的大中運量城軌線路中,有77條城軌線路的運量不及初始預期。
就軌道交通建設金融風險問題,楊永平表示,目前軌道交通債務在國內一二線城市債務中占比很高,各地應在城軌建設前期規劃的評估、審批過程中加強分析政府財政承受能力,確保城軌建設的規模和節奏與城市發展相適應。未來,城市軌道交通首輪規劃審批放松還是收緊,恐怕只能等52號文修改意見最終出爐才能知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