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成為全國第 29 個、江蘇省第 4 個獲批建設城市軌道交通的城市,也是 2011 年全國城市軌道交通安全大檢查以來第一個獲批建設的城市,常州軌道交通 1 號線一期工程前期于 2013 年開工,2019年9月運營。常州市軌道交通共規劃設置了 6 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共 208公里,還預留了與周邊城市、外圍組團(片區)相銜接的市郊線。未來常州地鐵將有 6 條市內地鐵和 8 條城際組成,共 14條線路。截止2020年8月31日,常州僅有1號線一期開通運營,2號線一期在建。根據規劃進展,未來兩年,常州5號線(待批)有望開工建設。
徐州軌道交通(運營中)
徐州地鐵(XUZHOU METRO)又稱徐州軌道交通,是服務于江蘇省徐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徐州是淮海經濟區第一座、徐州都市圈第一座、長江以北非省會和非副省級城市第一座、蘇北第一座、中國第 35 座獲批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截止2020年8月31日,徐州1號線一期已開通運營,2號線一期、3號線一期正在建設。根據規劃進展,未來兩年,徐州6號線一期、3號線二期、4號線一期有望開工建設。徐州地鐵近期建設 1、2、3 號線一期工程、3 號線二期工程、4 號線、5 號線及 6 號線,總規模為 171.8公里,127 座車站。徐州地鐵遠景線網由 7 條城市軌道普線和 4 條城市軌道快線構成,總規模 323.1公里,177 座車站,其中換乘車站 31 座,包含 2 座三線換乘車站。
徐州地鐵
南通軌道交通(建設中)
南通地鐵(Nantong Rail Transit,NTRT)又稱南通軌道交通,是服務于中國江蘇省南通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截至 2020 年8月,南通地鐵在建線路為 1 號線一期和2號線一期,在建總里程達 60.032 公里。南通地鐵遠景線網由 4 條市區線和 4 條市域線組成,線網總長約 324公里,其中市區線總長 170.8公里,市域線總長 153.2公里。
南通地鐵
揚州軌道交通(揚州地鐵規劃中,南京地鐵寧揚線前期準備中)
揚州軌道交通是服務于江蘇省揚州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規劃設 8 條線路,其中 5 條中心城軌道,2 條都市區快軌線,1 條城際鐵路線。線網總長約 240 公里。車站總數 100 余座,其中 16 座為換乘車站。揚州市軌道交通近期建設方案市區線路共涉及 3 條,分別為揚州地鐵 1 號線全線、揚州地鐵 2 號線一期和揚州地鐵 5 號線一期。目前,南京地鐵寧揚線正在前期準備中。
宿遷軌道交通(規劃中)
宿遷市軌道交通(SuQian Metro)是服務于中國江蘇省宿遷市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宿遷軌道交通線網規劃方案為放射網結構,由 4 條線構成(不含市域線),全長約 80 公里。
宿遷市城市軌道交通遠期規劃為 4 條市區線,預計線網總長 80公里,擬采用輕型跨座式單軌交通系統制式。
鎮江軌道交通(鎮江地鐵規劃中,南京地鐵寧句城際正在建設中,寧鎮城際前期準備中)
鎮江地鐵未來呈 6+2 形式,即 6 條鎮江市內地鐵和 2 條南京地鐵 2 條南京地鐵分別是:寧句城際 S6 線和寧鎮城際 S10 線。
寧句線已經開工,寧鎮線前期準備中預計2020 年開工。
泰州軌道交通(規劃)
泰州市共規劃了 6 條軌道交通,總長度 127公里。
鹽城軌道交通(規劃中)
未來將有 3 條常規線和一條市域軌道構成。
鹽城軌道交通 1 號線——經過先鋒島—建軍路商業中心—鐵路客運站—河東行政區—河東商業金融中心,線路長度約 21 公里;
鹽城軌道交通 2 號線——經過城北物流中心—建軍路商業中心—市行政中心—城南商務中心 —伍佑組團中心,線路長度約 27 公里;
鹽城軌道交通 3 號線——經過高新技術園區中心—城西中心—城南商務中心—鐵路客運站— 河東大洋灣—環保產業園區中心,線路長度約 33 公里。規劃軌道交通線路總長約 81 公里,密度 0.44 公里 / 平方公里;結合主要客流集散點設 置軌道交通站點,間距 1~2 公里。
鹽城軌道交通市域軌道——市域軌道:建設聯系鹽城主城區—大豐城區—大豐港城的快速公交線路,采用市域軌道形式,由鹽城鐵路客運站出發經過新機場、大豐城區中心向東至大豐港城,沿新鹽大道— 226 省道—幸福路布局。
鹽城軌道交通規劃圖
淮安軌道交通(規劃中)
淮安市初步規劃 5 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和 2 條市域軌道交通線路:淮海南北路傳統走廊和枚皋路發展軸至高鐵站為地鐵 1 號線,全長 33 公里;淮海東西路傳統走廊和老城區至高鐵站為地鐵 2 號線,全長 25 公里;翔宇大道傳統走廊為地鐵 3 號線,全長 28 公里;運南片區和開發區片區發展軸線為地鐵 4 號線,全長 28 公里。4 條地鐵線將覆蓋全市絕大部分功能片區、城市中心及重要組團中心,與高鐵站雙線交叉。未來將由 7 條軌道交通線路組成。(不包括有軌電車)
《淮安市城市軌道交通線網規劃》已獲淮安市政府批復。線網規劃包括 5 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和兩條市域軌道交通線路,線網總長約 255 公里。按照客流規模及資源共享的需求,1、2、3、4、5 號線為城區軌道網系統,建議采用最高運行速度 80 公里 / 小時的輕軌系統,可選擇的范圍有常規 B 型車、跨坐式單軌等中運量系統制式;
根據線網規劃,淮安將基于 " 放射形 + 棋盤式 " 模式,布設 5 條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包括 3 條骨干線和兩條加密線,線網總規模 134.6 公里。
3 條骨干線分別為軌道交通 1、2、3 號線。1 號線串聯淮陰組團、淮海廣場商業中心、運南組團、市行政文化中心和淮安高鐵東站;2 號線串聯中心組團、淮海廣場商業中心、水渡口商務金融中心、開發區組團、生態文旅組團和淮安組團;3 號線串聯淮陰組團、水渡口商務金融中心、市級行政文化中心、生態文旅組團和淮安組團。
兩條加密線為軌道交通 4、5 號線,屬于遠景線路。4 號線串聯淮安站、水渡口商業商務中心、奧體中心和淮安組團;5 號線串聯淮陰組團、開發區組團、淮安組團。
兩條市域軌道線路分別為 S1 線 ( 含支線 ) 、S2 線 ( 含支線 ) ,線路總規模 120.4 公里。
市域 S1 線聯系主城區與洪澤組團和白馬湖旅游度假區,主線起點為汽車南站,終至洪澤城南站;支線起點為蘇淮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終點為白馬湖旅游度假區。
市域 S2 線聯系主城區與漣水城區和淮安漣水機場,主線起點為解放路站,終點為炎黃學院站;支線起點為濱河教育中心站,終點為淮安漣水機場。
淮安軌道交通規劃圖
2018年,國務院辦公廳出臺有關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意見,明確軌道建設申報條件及審批程序等內容。淮安市城市集中建設區人口規模和經濟條件,已達到國家建設軌道交通的要求。
連云港軌道交通(規劃中)
規劃軌道交通以輕軌方式為主,在既有連云港 BRT 快速交通線上遠期建設四條有軌交通線路,總長度約 119 公里。
連云港軌道交通 1 號線—— 1 號線(南北線):承擔城市南北方向和老城東西方向客流,連接新海老城與濱海新城。采用輕軌系統。
連云港軌道交通 2 號線—— 2 號線(東西線):承擔城市沿海方向客流,連接濱海新城核心區與南翼地區,遠期存在向贛榆延伸的可能。采用輕軌系統。
連云港軌道交通 3 號線—— 3 號線(沿山線):承擔城市沿山方向客流,連接新海與連云城區,有軌電車。
連云港軌道交通 4 號線—— 4 號線(濱海線):承擔城市濱海觀光客流,采用有軌電車系統。
規劃軌道交通以輕軌方式為主,在既有連云港 BRT 快速交通線上遠期建設四條有軌交通線路,總長度約 119 公里。
連云港軌道交通 1 號線—— 1 號線(南北線):承擔城市南北方向和老城東西方向客流,連接新海老城與濱海新城。采用輕軌系統。
連云港軌道交通 2 號線—— 2 號線(東西線):承擔城市沿海方向客流,連接濱海新城核心區與南翼地區,遠期存在向贛榆延伸的可能。采用輕軌系統。
連云港軌道交通 3 號線—— 3 號線(沿山線):承擔城市沿山方向客流,連接新海與連云城區,有軌電車。
連云港軌道交通 4 號線—— 4 號線(濱海線):承擔城市濱海觀光客流,采用有軌電車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