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五年,全市交通運輸系統將立足“四大定位”,著力實施“八大任務”,加快推進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
《規劃》主要內容摘錄如下;
■ 構建四通八達的鐵路系統
1、全面推進高速鐵路建設
著力打造以襄陽為中心的“多向放射型”高鐵樞紐,加快建成鄭萬高速鐵路襄陽至萬州段,大力推進呼南高速鐵路襄陽至荊門段建設,全力謀劃爭取安康(襄陽)至合肥高速鐵路,真正融入全國高速鐵路網,實現襄陽與十堰、隨州、神農架等周邊城市以及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成渝等城市群高鐵連接,全面邁進“高鐵時代”。
2、著力加快鐵路專用線建設
大力推進鐵路進港口,重點建設小河、唐白河等港區疏港鐵路,著力提升大宗散貨鐵路集疏運和集裝箱鐵水聯運比例。積極推動大宗貨物年貨運量150萬噸以上的大型工礦企業和新建物流園區接入鐵路專用線,實現鐵路與重要節點無縫對接,服務大宗貨物運輸需求。
■ 構建外聯內暢的公路系統
1、重點推進高速公路優化擴容
穩步建設城際快速通道。一是服務“襄十隨神”城市群一體化發展。積極推動福銀高速公路谷城至柳陂段改擴建,提高道路通行能力,暢通城市群東西向快速通道。二是加密市際出口路。加快建設襄陽至南漳、襄陽至宜昌、襄陽至南陽等高速公路,打通襄陽至成渝、長三角城市群的快速通道,進一步完善縱向城際快速通道布局。三是強化縣市聯系。大力建設棗陽至潛江高速公路襄陽北段,完善棗陽對外快速通道體系,支撐棗陽建設市域副中心城市。積極謀劃老河口至南漳高速公路,不斷強化老河口、谷城、南漳等地的交通聯系,并向西北對接十堰謀劃的十堰經丹江口至老河口高速公路,向東南連通麻安、二廣高速公路,形成一條沿漢江高速公路,服務區域協同發展。
2、加快推進國省干線達標提質
優化完善國省干線主通道。加快建設207國道襄州至宜城段改建工程,減少過境交通與城市交通相互干擾,進一步拓展主城區發展空間。大力推進316國道河谷漢江公路大橋及接線工程、346國道宜城漢江二橋及接線工程,形成通行便捷、安全可靠的過江通道系統,促進漢江兩岸融合發展。積極推進217省道東津新區至宜城段改建工程,打造漢江東岸快速通道,強化東津新區對外輻射能力。結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適時推進273省道南延、442省道東延,與207國道、316國道共同形成主城區貨運公路外環線。
■ 構建綠色生態的水運系統
1、加快建設高等級航道
以提升漢江航運能力為重點,積極推動雅口航運樞紐建設,加快建設新集樞紐和王甫洲樞紐二線船閘,大力實施漢江丹江口至襄陽段航道整治工程,加快完成漢江梯級開發,貫通漢江千噸級航道。以開發適航河段、改善通航條件為重點,大力推進唐白河(唐河)航運開發工程,將唐白河提升為1000噸級航道、唐河提升為500噸級航道,積極打造南北向水運通道。
2、發展壯大襄陽港
支持深圳市鹽田港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運營襄陽港,加強襄陽港與沿江沿海港口合作,全面實施“江海聯運、港港聯動”戰略。以小河、唐白河港區為重點,以河谷港區建設和余家湖港區轉型發展為支撐,建設現代化、規模化、集約化、智能化港口,打造全國內河主要港口。加快建設唐白河港區劉集作業區綜合碼頭一期工程、河谷港區陳埠作業區一期工程以及河谷港區洪山咀、喻家灣等散貨碼頭,不斷提升港口貨物吞吐能力。服務水上旅游客運發展,穩步建設主城港區觀音閣、東津咀等客運碼頭。大力建設旅游渡運碼頭、公務碼頭和錨地,不斷完善水運配套設施。
■ 構建優質高效的航空系統
1、推進運輸機場擴能增效
加快推進襄陽劉集機場飛行區改擴建工程,大力建設3200米跑道,不斷提升服務能力。優化和開發新航線,基本實現襄陽至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和熱點城市的航線全覆蓋。積極謀劃國際包機業務,待國家批準航空口岸臨時開放后,實時開通襄陽至東亞、東南亞、歐美等國際包機航線,大力推進開通全貨機航線,爭創一類航空口岸。探索組建“襄十隨神”城市群機場服務聯盟,實施一體化協同運營新模式。
2、穩妥推進通用航空發展
推動棗陽、保康等通用機場的前期工作,穩步構建布局合理、協同高效、服務優質的通用機場布局體系。探索建立通用航空運營管理機制,建設通用航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支持社會力量興辦通用航空企業,拓展飛行培訓、應急救援、公務飛行、農林作業等服務領域,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 建設一體化的綜合客貨運樞紐
1、加快建設綜合客運樞紐
按照零距離換乘要求,依托高速鐵路,加快建設谷城、南漳、保康、宜城等一批公鐵換乘中心。支撐城鎮發展,大力建設襄陽汽車客運南站、谷城縣石花汽車客運站等。適應旅游業發展,適時推進宜城長山、谷城南河等旅游客運站建設。助推城鄉一體化,穩步推進南漳薛坪、老河口薛集等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建設。積極推動客運站與城市公交首末站、停保場共建共享,探索場站上蓋開發建設模式。
2、積極建設綜合貨運樞紐
加快構建現代物流發展格局。依托產業發展與交通區位優勢,統籌考慮城市“東進北擴”的國土空間發展方向,綜合利用鐵公水空資源,服務產業需求,以推動節點集約化專業化發展、通道暢通化便捷化發展為核心,在功能上打造“一區四樞紐、多點多通道”的現代物流發展格局,形成“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積極推進鐵路物流基地建設。整合優化鐵路貨場資源,加快建設自貿區襄陽鐵路物流基地、浩吉鐵路襄州北疏運中心、國際陸港多式聯運中心,打造集內外貿于一體的服務漢江流域、輻射全國、對接“一帶一路”的現代化鐵路物流基地。依托襄陽東站,打造集快遞集散、倉儲配送、流通加工、貿易展示、信息金融等功能于一體的高鐵快運物流基地。
來源:鐵路建設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