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1地基處理方法
1.1地基處理的目的
軟土地基處理的目的是利用換填、夯實、擠密、排水、膠結、加筋和熱學等方法對地基土進行加固,用以改良地基土的工程特性,主要包括:
1)提高地基的抗剪切強度
2)降低地基的壓縮性
3)改善地基的透水特性 一種增加地基土的透水性加快固結,另一種是降低透水性或減少其水壓力(基坑抗滲透)。
1.2 地基處理方法分類及應用范圍
軟土地基處理的基本方法主要有置換、夯實、擠密、排水、膠結、加筋、和熱學等方法。
常用地基處理方法的原理、作用及適用范圍如下。
1. 換土墊層法
(1)墊層法 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淺層軟弱土或不良土,分層碾壓或夯實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為砂(或砂石)墊層、碎石墊層、粉煤灰墊層、干渣墊層、土(灰土、二灰)墊層等。干渣分為分級干渣、混合干渣和原狀干渣;粉煤灰分為濕排灰和調濕灰。換土墊層法可提高持力層的承載力,減少沉降量;常用機械碾壓、平板振動和重錘夯實進行施工。
該法常用于基坑面積寬大和開挖土方量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一般適用于處理淺層軟弱土層(淤泥質土、松散素填土、雜填土、浜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結的沖填土等)與低洼區域的填筑。一般處理深度為2~3m。適用于處理淺層非飽和軟弱土層、素填土和雜填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