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碩士]水泥土強度規律研究
學科專業: 巖土工程
授予學位: 碩士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年度:2007
用水泥漿或水泥粉,選取適當的配合比,用專門攪拌設備與土體充分攪拌,使水泥與土在水的共同作用下形成連續整體的、堅硬的、混合生成物,提高地基的強度和耐久性,減少軟土地基變形的方法稱為現場攪拌法。拌合后的混合物稱為水泥土,適用于處理各種軟粘土、泥質土、含泥量較低的砂礫土、碎石土。
水泥土對原狀土的加固原理主要是團粒化作用、硬凝作用、改良原狀土、碳酸化作用、結晶作用五大作用部分。影響水泥土強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土似水泥含量、似含水量、齡期等。
本論文依托江蘇省鎮江至溧陽高速公路南段溧陽一標施工標段。首先對現場軟土工程地質性質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評價。而后取用現場軟土,以似水泥含量、似含水量、齡期為控制因素進行水泥土室內配比強度試驗。為了模擬水泥土實際受力狀態,進行三軸剪切測試。分析水泥土強度以及模量隨各因素的變化規律。通過對大量強度試驗結果進行正交分析以及二元方差分析得出兩點結論:對水泥土強度影響性大小依次是似水泥含量、齡期、似含水量;似含水量和似水泥含量交互作用明顯。
本論文第一次提出水泥土強度影響因素權重概念和水灰權重比參數,參數取值由正交分析結果決定。通過采取減少影響因素,分步分析單一因素作用效果的分析方法,以似水灰比和似水泥含量為變量,水灰權重比為參數,提出了全新的水泥土強度經驗公式,可以預測不同似水泥含量,
不同似含水量,不同齡期下的水泥土室內試驗強度,具有廣泛適用性。
本論文通過對水泥土樣進行掃描電鏡試驗和化學成分分析試驗,分析了微觀結構和水泥土內化學成分隨各影響因素變化發展的規律,解釋了水泥土增強機理。在此基礎上,結合水泥劑量測定試驗(EDTA 滴定法),進一步分析確定了水泥土中水泥劑量的變化規律以及水泥劑量的確定方法。